展品连载:印学源流普及部分——印章的名称

作者:天津印社 来源:天津印社 时间:2020-12-25

印章的名称

印章名称主要有玺、印、章、印章、印信等,到后面根据功能增加还有记、图书、宝、关防等…

玺:早期的印章称为玺,没有规制,官、私通用。自秦始皇统一六国,建立中央集权帝国,便规定“玺”为天子专用且为玉质,臣下只能称“印”也不能用玉质,所以,秦朝的玉玺就只有皇上专用了。

到汉代,玺的名称基本沿用秦朝的体制,只是增加了诸侯王这一级可用“玺”,因为秦朝体制内没有诸侯王编制。自此之后,历代帝王一直沿用“玺”的名称,直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。不过,民国时候的国印还用“中华民国之玺”呢。新中国成立后,第一方国印为铜质方形,文字为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”(9公分见方),一直使用到1959年,之后都改为了圆章。

印:春秋战国时期已有把印章称着“印”的,但不普及,到前面说的秦始皇时期规定除皇帝外,所有官印均用“印”,只是根据官阶不同区别了材质和绶带颜色不同而已。之后列朝历代的正式官印均匀“印”字,直到解放前。

部曲督印

常山典书丞印

章:两汉时期的官印也有称为“章”的,比如传世的铜印就有“广武将军章”、“牙门将之章”等。

龙骧将军章

广汉都尉章

印章:连着称“印章”,是从汉武帝时候开始的,传世的有“校尉之印章”、“偏将军印章”等。为什么要用“印章”呢?其实“***印章”和“***之印”是一样的,只是为了凑字数。《史记》有记载:太初元年(104年)“更印章以五字”;《集解》也有解注:“汉据土德,土数五,故用五为印文也。”,“阴阳五行说”是汉代人思想的特点,反映到了政治、生活、学术等方方面面。汉之前的印章大多是四字印,也叫“田字印”,所以汉武帝时才有了“**之印章”、“***之章”等凑足五字数的印。

高密相印章

狼牙相印章

印信:印者信也,合称“印信”,一是凑数,二是加重“信”的意思。古玺文中有“信玺”,汉代皇帝六玺中有两方称为“信玺”的,在汉、晋、南北朝时期的私印中也有一部分“**信印”,但不多,最常见的是“**印信”。

张泓印信

高鲔之印信

记:有的印章称为“***记”。从传世的古印章中看出,应该是凸显一个“小”字,比如“大毛村记”、“永定关税新记”、“蓟州甲院朱记”“辂马厩门朱记”等。

元徙都押衙记

东光县阴阳学记

图章:这是“识图画书籍”的专用章,即鉴藏图书印记,不能当“印章”理解,一般人不能用。

宝:唐武后改称皇帝用玺为“宝”,之后历代帝王的用玺中都有称“宝”的。

和硕怡亲王宝

大清嗣天子宝

关防:明太祖时期,因官场用预印空白纸作弊,故议定用半印办法,两相勘合,以严关防。这种两合半印就称为“关防”,后来该制度废弃,有些不是正当设置的官员,其印信就称关防,仍用长方形,但文字是完整的。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废止。


上一篇: 展品连载:印学源流普及部分——印章的起源及功用 下一篇:展品连载:印学源流普及部分——不同制度下印章的分类称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