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家潭 | 致虚极 守静笃 | 明太极砚节錄老子《道德经》作銘

作者:天津印社 来源:天津印社 时间:2020-03-17

是砚尺寸长23.3、宽13.8、高5.4公分,时代明初,歙州龙尾石。此砚硕大俊朗,做工规整。

孙家潭 | 致虚极 守静笃 | 明太极砚节錄老子《道德经》作銘

太极砚平面圖

砚面上端开凿圆形砚池,在砚池前端边缘处留有一半圓形立柱,因立柱使砚池呈弯月形,立柱与弯月形池凸凹相对,形成了阴阳互补关系。砚池深邃,底作U形,砚池口边的半圆形立柱,随池壁的向下深入,圆柱与U形底缓和过度而逐渐隐没,这一构思堪称奇妙,有大智慧。砚面边缘开方槽相连接,砚池中圓柱顶端与周边间隔有四处雕刻八卦纹饰。

孙家潭 | 致虚极 守静笃 | 明太极砚节錄老子《道德经》作銘

月牙形砚池局部圖

此砚整体做工考究,飾工精美,如此体量的大砚,设计理念以阴阳、凹凸、方圆相互转换,寓意高古,器形厚重。虽属传统太极砚式,但做工难度大,于传世古砚中属于稀少品类。日本《青华砚谱》有載。

孙家潭 | 致虚极 守静笃 | 明太极砚节錄老子《道德经》作銘

太极砚前面圖

▲关于太极与太极砚:

说到太极,离不开老子的哲学思想。《道德经》:“道可道,非常道,名可名,非常名……”太极是中国道家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,初见于《庄子》:“大道,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;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;先天地而不为久;长于上古而不为老”。后见于《易传》:“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。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。”庄子之后,后世人们据《周易·系辞》相关“太极”的论述而逐渐推演成熟的太极观念,着实吸收了庄子混沌哲学的精华。

我們的祖先将老子深奥的哲理与道家学说,演变为单纯而简明的阴阳鱼图称之为“太极图”,将附带八卦符号的阴阳鱼图称之为“太极八卦图”。

太极砚则是古代砚工将太极图、八卦图的理念演变后运用到古砚形制中,故名。

孙家潭 | 致虚极 守静笃 | 明太极砚节錄老子《道德经》作銘

太极砚覆手刻铭

孙家潭 | 致虚极 守静笃 | 明太极砚节錄老子《道德经》作銘

太极砚覆手刻铭

孙家潭 | 致虚极 守静笃 | 明太极砚节錄老子《道德经》作銘

太极砚覆手刻铭侧面圖

砚背覆手刻铭,节錄《道德经》第一章:

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,万物之始也;有名,万物之母也。故恒无欲也,以观其眇;恒有欲也,以观其所徼。两者同出,异名同谓。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
第八十一章: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善者不辨,辨者不善。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。圣人不积,既以为人已愈有,既以与人已愈多,天之道,利而不害。圣人之道,为而不争。

落款:右錄《道德经》第一与第八十一章作銘。集甲金文筆意,旧砚作新铭,余与古人游。己亥慶堂孫家潭白。

古代砚工制作的太极砚,可谓“道化于器,器以載道”,见证了古代制砚千百年来,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高深的砚文化。它融名石、立意、研磨、雕刻与实用于一体,集天地精华,得工匠造化,天人合一。古代文人与砚随影同行,陈置于几案之上,四时相守,座右激學,化育于人,老子云: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子曰:道不远人!这是祖先傳下来的文明,龙的文脉。

致虚极,守静笃。明太极砚节錄老子《道德经》作銘。

慶堂硯銘~2020.3.10.



上一篇: 孙家潭 |“龙马负图”砚 下一篇:孙家潭 | 辽朝立人钮押印一组